期末考试结束了,您的孩子是否会有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开始发誓要用暑假的时间来一次让人刮目相看的逆袭,为自己设定满满的学习计划,各种鸡血贴在家中最醒目的位置。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中堆成山一样的资料,还是纹丝未动,即使父母提醒,孩子也会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学习计划就这样不了了之了。以至于开学后,又开始后悔和焦虑。

家长也会生气,既然也做了计划,为什么不能坚持呢,一开始的信心满满呢?甚至有的家长会直接批评孩子,将来会一事无成。

出现这样的问题,难道真的是孩子没有志气,不是读书的料吗?

仔细想想,自己不也这样吗,制定的目标经常抛到脑后,其实这就是在心理学中所说的“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由于心理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在激励过程达到半途时,对于目标行为形成的一种负面影响。

当设定目标时,情绪高涨,刚刚实施一半,就泄了气。而孩子出现“半途效应”,不但会阻止孩子完成目标,甚至会让孩子在屡次失败中迷失自己,最终失去梦想。

所以,父母要警惕孩子出现这种心理,就要了解导致“半途效应”出现的原因。

一、设定的目标是否具有合理性。

“设定一个小目标,先挣它一个亿”,一直是被网友曲解的典范。可是这是在主持人问出“如何成为首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做出的回答。

对于一个想成为首富的人,这是合理的目标,连一个亿都赚不到,如何能成为首富。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完成的难度却太大,即使有了这个梦想,也容易破灭。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就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

对孩子的学习来说同样是这样,比如孩子刚上小学,就想让孩子在暑期阅读多少名著,孩子很多字都不认识,更别说坚持的热情。只有为孩子建立设定合理的目标,孩子才有机会去完成。

二、意志力的强弱。

沃尔特·米迦尔曾经在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针对四岁左右的儿童做过一个“棉花糖实验”。

当时研究人员给每个孩子发一个棉花糖,并且告诉孩子老师要离开一会,如果十五分钟后回来,还没有吃棉花糖的孩子可以再得到一个作为奖励。

经追踪,那些曾经拿到两颗的孩子,在后来无论求学生涯还是就业上都表现得优秀得多。意志力强的孩子,才能经得住各种诱惑,把目标化为持久的行动。

孩子之所以无法坚持自己所做的计划,除了高估自己的能力外,也是因为意志力薄弱,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因此意志力薄弱的人,更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而这种现象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那么又该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半途效应”呢?

行为学家也提出应对这种现象可以用“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因此,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制定目标,把大目标化成小目标,然后对小目标进行强化来完成计划。

一、孩子只有设立自己的目标,努力时才会找到方向。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有这样一幕,邓超扮演的马皓文在问起儿子马飞的理想时,孩子脱口而出“清华北大呀,这是妈妈说的,要考不上就楼下卖煎饼”。

父母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很容易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的目标,多半就是父母的想法。虽然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可是在孩子心中,就会有一种我在“为父母学习”的错觉。

就像马皓文教育孩子时说的那句话“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父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起到引导的作用即可,只有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靶子,才能心甘情愿的去拉弓射箭。让孩子为自己设计目标,孩子才不会有被绑架学习的心理,努力时,才会觉得有动力。

二、步伐小一点,用“一道题、一个单词、一分钟”来养成习惯。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坚持也是痛苦的。

可是一旦养成习惯,心里就会是轻松的,就像不爱运动的人,会很好奇每天晨跑的人,是如何能坚持的,殊不知运动久了只是一个习惯而已。

斯蒂芬.盖斯在《微习惯》这本书中也说过,自己是一个天生的懒虫,一开始决定运动,给自己设定的是每天30分钟,可是实在无法坚持。就想着既然大汗淋漓是困难的,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就好了,只要摆好姿势,就可以完成了。

在觉得这件事如此简单之后,他对自己说索性多做几个吧。原本只计划的一个,最后陆陆续续地又做了几个其他的运动。也就是因为一个俯卧撑,改变作者的人生。

所以,计划做得太多,反而无法坚持,当孩子无法坚持目标时,不如给孩子定几个微习惯,每天做一道题,读一个单词,这是非常容易完成的事,孩子会没有压力,乐意接受。只要孩子去做了,慢慢地就会自己逐渐增加。养成习惯后,学习就不难坚持了。

三、为孩子有持续的行动力提供奖励。

孩子由习惯开始到达到某个目标,这个过程毕竟是漫长的,父母可以用奖励给予孩子认可和鼓励。

比如孩子决定暑假做一本习题,看一本名著,家长可以在孩子完成三分之一时,给孩子买一个他们心仪已久的物品,可以是和孩子约定好的;也可以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个惊喜。孩子受到鼓励也会越来越有信心地坚持下去。

所以为了防止孩子出现“半途效应”,让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受到赞美,当父母放开双手,让孩子来为自己设定目标,为自己努力时,孩子慢慢也就学会为自己负责。

暑假就要到了,在孩子出现半途效应时,家长还应该如何做?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wochenga.com/jsfwc/12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