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来临,您的ldquo逃生体必能
水火无情!一场千年不遇的暴雨突袭郑州,人员和财产损失巨大。为逝去的生命祈祷!愿救灾、家园恢复顺利! 大灾难来临的生死瞬间,你的逃生体能准备好了吗? 说到体能(Fitness,过去也常常翻译为“体质”或体适能),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奥运会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其实Fitness在英文里面还有两个很重要的意思,第一是生存,第二是传宗接代。体适能最早的概念源于大生物学家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即被大自然环境所选择生存下来的物种通过遗传,把有利于生存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以利于该物种的繁殖发展。 英国大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年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进化论以及“自然选择”的学说 英国集哲学,生物,人类学,社会学为一体的大全才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读过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后,在他年的大作《生物原则》(PrinciplesofBiology)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SurvivaloftheFittest”(最适者生存)的概念。 “教育最大的目标不是知识而是行动”——赫伯特·斯宾塞对教育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大量生活中的现实,也支持“适者生存”这一概念: 兔子和鹿在逃生的时候会把尾巴翘起来,并不是为了炫耀尾巴下面有一块漂亮的白毛,而是以此吸引猎人本能的注意,把枪瞄准它们身体最后的部分。等子弹到时,它们已经在射程之外逃之夭夭了(而在进化中,那些尾巴下没有白毛的兔子和小鹿则早已经成为猎人枪口下的战利品) 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跨年夜被挤压窒息而死的大多是年轻,个子不高,体力较弱的女孩子 美国对消防员一项5年的追踪研究发现,代表心血管功能的有氧能力直接与消防队员在工作中的受伤率有关。最大吸氧量(即测定有氧能力的黄金标准)低于43毫升/公斤/分钟组,比大于48毫升/公斤/分钟组的受伤率增加了2倍;每增加最大吸氧量3.5毫升/公斤/分钟,消防员的受伤率就能降低14%。 我们大学的消防服务研究所(FireServiceInstitute)在做消防队员的生理研究和训练美国和加拿大等许多发达国家当消防队员必须要通过模拟的体能测验那么人类最基本的逃生体必能又是什么呢?(注:我之所以把这儿的“fitness”叫作“体必能”而不是“体质”或“体适能”是因为这里的体能是人为了在灾难来临时能够逃离危险而生存的最基本和必须能力)想弄清“最基本”和“必须”的含义,还要从人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说起。空气、水和食物当然是三大最重要的基本生存元素,人体对它们的依赖程度,可以用3-3-3来表述,也即:人可以没有空气3分钟,没有水3天,没有食物3星期,超过这些时间,生命垂危!因为人基本是“水”做的,备水、补水在逃生中很重要。其次就该是温度了。在湿度高,温度达到摄氏60度的时候,人大概只能坚持10分钟。人在冷水中的反应分几个阶段:刚进特别冷的水,第1-3分钟内,人的呼吸加快,加深,浑身肌肉颤抖进入身体的冷冲击反击期(ColdShockResponse),这时候,即使是会游泳的人,很可能全身僵硬,人往下沉。如果再喝上几口冷水,马上就可能有生命危险。过了这个冷冲击反击期,人体反而会觉得不那么冷了,可以开始观察周围逃生的机会。所以会游泳的人刚刚进入冷水后不要太紧张。但如果水温很低,比如摄氏5度左右,人体大约5到20分钟后,肌肉功能就开始下降。功作失调,力量下降,这是因为血液都流向内脏以保护内脏的温度。这个时候,人如果还没有脱离险境,就很危险了。“5.22越野百公里重大突发事故”21位跑手就是给“冻”死的。电影《泰坦尼克号》男女主角在冰冷彻骨的海水中生死分离的情景令人揪心突遇“冷”境如何逃生?——朱院士评“越野百公里重大突发事故”所谓逃生,就是尽快逃出威胁生命的环境,并生存下来。逃生体必能就是帮助人逃生的基本身体功能。美国早期健美大师EaeleE.Liederman对体必能有过下面一段描述:“每个人都应该有自救的能力,即:能游泳一段距离,在紧急情况下能跑得快和足够持久,可以把自己拉过下巴高,用双手支撑自己几次,并且能跳足够的高度和远度。”体育教师出身的健美大师EaeleE.Liederman(左)非常推崇力量的生活化(右为我收藏他的大作《耐力》)后来人们把这段对体必能的描述,用大家熟悉的运动来定量化,也即:为了逃生,每个人都应该能:游米(喜闻清华大学把游泳也纳入达标项目) 狂奔米 能跳过腰高左右的障碍物 引体向上(下巴触手)15-20次 双杠撑25次 12分钟跑完米(标准米运动场6圈)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的人群逃生,跑和走 其实除了游泳需要专门学习以外,达到上述所需的体必能并不困难: 有氧能力可以用快慢跑结合提高(类似打篮球时的运动方式;又像现在风行的大强度间歇跑)。先慢跑,然后快跑20-25米,然后用慢跑恢复,再快跑,如此循环,逐渐增加快跑和总的跑的距离。 下肢力量用下蹲。开始的时候可以扶着椅子做,速度慢慢加快,能一次做到30个时,可以在站起来的时候,顺势跳起来摸高。 上肢力量用俯卧撑或平板支撑。俯卧撑的速度快慢结合,快主要是练习爆发力,逃生时多用。 这次暴雨把很多开着的车突然卷走,以下是开的车突入水中后的主要逃生步骤: 1.解开安全带 2.如果汽车继续下沉,打开车窗逃出去。如果打不开,可用车内的利器把玻璃打破(敲击车窗的边角或中间)。 3.如车内有小孩,让小孩先出去。 4.车门(因为外面的压力)只有在车内水满后才能打开。在被完全淹没时深吸气并抓住开门的把手。 除了上述的体必能和技能外,当处于灾难(比如大地震、洪灾水患、飓风等)随时可能降临或无法预判的危险环境下,以下防患于未然的准备也非常重要: 1.在家里准备能够生存72小时的食物、饮用水以及日用品(能备个防毒面具更好)。这是因为一般商店的食品大约只有3天的储备,一旦发生大规模灾害导致停电,停水(再加上可能发生的一窝蜂抢购),食品、饮用水以及日用品很可能会在一两天内脱销。而现代都市通常大灾难发生72小时后,外地或外国的救援才能赶到。 最好把这些逃生备用品放进一个野营包里,当紧急情况发生时,能拎起来就走。 2.准备一套逃生的方案。家或者工作的地方逃生的出口在哪里?附近的地下室在何处?能用的水源在什么地方?取水的工具和普通消毒的办法(煤气和电停供,开水可能没法烧)都准备好了吗?等等 3. 提高自己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到了一个新场所,要养成一个好习惯,花几秒钟把周围环境扫一眼,有几个门?哪儿是逃生门?如果只有一个门,要尽量坐在靠近门以及通道之处。上了飞机,看一眼逃生的舱门在哪里?等等。 4.加强自己的警觉性。上了公交车,如果觉得有其他旅客反常还背了个包,马上向车门靠近,并小声告诉其他乘客。到车库打开车门前,先前后看一眼是否有可疑的陌生人正在靠近等等。 5.尽一位公民/员工的责任,看到有可能的危险,要马上报告,需要的话立即主动采取措施。国外很多高危企业成功地阻止大事故发生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积极鼓励每一位员工及时报告可能存在的隐患。 在湖北荆州一家百货商场“吃人电梯”惨剧事发前5分钟两位工作人员已发现电梯盖板异常。只要这两位商场员工稍微有一点安全忧患意识,一个人去报告,一个人立即阻止顾客们再乘用该扶手梯,人世间就不会失去一位舍身救儿的伟大母亲! 下面两个防范于未然的故事,可以看到有心人(有忧患安全意识的人)在大灾难发生的时候所得到的令人们铭记与致敬的丰厚回报: 叶志平,四川省绵阳安县桑枣中学校长,5·12汶川大地震前,他自筹资金花了40多万元加固了学校教学楼,平时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疏散演习。大地震发生时,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按照平时的应急疏散演习,仅用1分36秒就全部安全撤离,创造了无一伤亡的奇迹。叶志平因此被网友称为“最牛校长”。 中国5·12汶川大地震中人和物都损失惨重,学校成了重灾区,而叶志平校长的师生们仅用1分36秒就全部安全逃生,创造了无一伤亡的奇迹。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机长ChesleySullenberger,9年1月15号刚刚从LaGuardiaAirport(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后不久,就与一群加拿大野天鹅相撞,两台发动机同时失灵,眼看飞行高度远不够飞到附近机场迫降,Sullenberger机长果断冷静地把飞机迫降到了纽约市区的Hudson河上,机上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事后当新闻记者采访ChesleySullenberger,问他为何能在如此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还能冷静地处理这一危机时,Sullenberger说:“我知道在过去42年的飞行生涯中,我一直在不断地为我的‘经验银行存款’存积蓄,1月15号当天,我只是一次性地把我的‘存款’(即经验和应付突发危难情势能力的积累)取出来罢了。” 迫降到纽约Hudson河上的Airbus-A,自重达到42.22吨。 ChesleySullenberger机长年轻时在美国空军第一次飞战斗机时的照片,他的经验“存款”从那时候就开始了。 因此我建议大家: 从今天就开始做,从点滴开始,为自己的逃生体必能每天存上“一点款”! 如此坚持下去,当大灾难突然降临,瞬间紧急逃生之时,你也能像ChesleySullenberger机长那样,在自己的应急银行里有一大笔“存款”可以立即调用并帮助自己和家人成功脱险! 虽然危情可能千载难逢,但在宝贵的,逝不再来的生命面前,一次成功的逃生就值得所有付出的努力! 朱为模 — 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职及主要学术背景 美国体育测量与评价协会主席(—年) 美国总统体质与竞技体育委员会科学顾问(3—6年) 美国运动医学协会和美国健康教育体育休闲舞蹈学会Fellow(资深研究员) 医院“青少年健康测评”专家组成员 美国ResearchQuarterlyforExerciseandSport前主编,美国FrontiersinPhysiology杂志前副主编 现任10余本英文体育和健康杂志编委,在SCI和SSCI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多篇;其科学研究(包括郭林气功抗癌的机理)得到过许多基金会的资助,包括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约翰逊基金会(RWJF) 请扫以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wochenga.com/fwcjx/10523.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手养多肉必看,种养管护一篇齐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