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上级指示和阅兵需要,我们八连今天就要解散了,这50分钟,是我们在一起相处的最后50分钟······

军训连队要解散,教官在想什么?

文/李铮、解鑫、许佳雷

阳光穿过浓密的树丛,撒向地面,照得帽徽闪闪发光,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兴奋的味道。满心期待的我们,背上行囊,准备前往所帮训的院校,心里默默期待着接下来将发生的帮训故事,脑子里也放映着各种各样的开场白。

“大家好,我是李铮,木子李,铁骨铮铮的铮······”,操着一口浓厚的东北口音,学生们哈哈大笑。就这样,八连的故事开始了。

第一天训练很少,我和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大学三年的生活。作为教官,也是一名学长,亦师亦友的身份使我们很快融入到一起,我们一起建立了八连的连训,一起制定八连的规矩,一起分享各自的理想和故事,能感觉到,正能量在不断堆积,八连人的自信和团结在不断积累,情感也在逐渐升华,这份八连的归属感弥漫在空气中,无论是对于刚走出高中校园的他们还是临近毕业的我们,都弥足珍贵。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智勇双全,唯我八连”,清晨的第一声口号,从八连喊起,八连人永争第一,团结奋进。

我对他们要求很高,转体的速度、靠脚、齐步的第一步亮相、正步的抬腿高度等等。每次都是提前集合、最后一个解散,但训练氛围很好,不会死板地沉闷,也不会有闲言碎语,旁观的人可能会觉得训练秩序不够井然,但是我相信这种张弛有度的氛围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训练热情。有一次正步端腿,一个女生总是晃,站不稳,过去问了一下,才知道脚上打了一个大大的血泡,却始终坚持着训练,她说不想拖集体的后腿,咬着牙坚持······

一个人带77个人,最累的是嗓子,有一次口令实在喊不出,被迫休息了一会,期间有个学生来找我请假,说是上厕所,集合后很久也没回来,迟到了10分钟,他满头大汗急急忙忙跑回来,气得我二话没说,直接50个俯卧撑,狠狠地骂了一顿,看他委屈的样子,却慢吞吞地从口袋里面拿出一盒润喉糖给我······眼睛顿时湿润了,这是我这15天最后悔的一件事······

晚训时组织拉歌,练习了几遍之后大家热情越来越高,我不断地变换着花样,同时也在等待着其他连队的“挑衅”。终于对面的九连按捺不住,我们先发制人,“九连的,来一个,让你唱,你就唱······”大家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跟着我的手势把九连围在了圈子里。歌声口号声此起彼伏,九连见势不妙,把十连叫来助威,可惜好景不长,我们八连气势越来越汹,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我趁势再加大声音变换花样。

几番挣扎,九连十连落荒而逃。此后团结和拼搏成了八连最闪亮招牌,这种团结向上的力量把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每一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增加着对这个集体的信任和依赖,这是我想赋予这个集体的精神,也是八连的每一位同志给予我的信任和感动。

突然有一天早上,接到上级通知要从各连挑选人员组成两个阅兵方阵,这意味着我们10个连要解散2个,每个连还要选20人到这两个新的阅兵方阵。我们10个教官,第一次在早餐的时候沉默不语,低着头生怕别人看见自己已经湿润的双眼,碗里的米在灯光下闪耀着白色的光辉,好像滴下的眼泪熠熠生辉。

我光荣地被推荐为阅兵方阵的负责人,但是这意味着我所带的连队要解散,仅仅相处6天的同学们就要被打散,我所精心培育的团结拼搏的八连精神也将随之消散。集合前我自己坐了很久,不知道告别的话该从何说起,更放不下剩下57名同学。

“集体都有,听口令,坐”,大家纷纷议论起来,十分疑惑,但又不敢大声说话,我面色凝重,哽咽了一会。

“根据上级指示和阅兵需要,我们八连今天就要解散了,这50分钟,是我们在一起相处的最后50分钟······”每一个字都故意拖长,压抑着情绪,生怕不争气的眼泪突然从眼眶中滑落。

“教官,为什么你要抛下我们啊,我们不想离开你”

“教官,你走了我们再也不能在荫凉地方训练了”

“教官,你把我带走吧,你去哪我就跟着你”

······

最后,我唱了一首《小幸运》,一字一句沙哑着的声音,哽咽着分不清高音和低音,一直低着头,看手机的歌词,不敢直视大家的双眼,终于失控的情绪在歌词中爆发,弥漫在空气中,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很感动,原来你们,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

分开的第一天中午,刚刚结束训练,几个女生跑过来,抱着我一直哽咽着,眼泪流在我的手臂上,像一股暖流,从手臂直到心房。那天晚上,手机响个不停,有这样一条短信:“教官,我们很想你,我们分到四连的同志,在私下都传着这样一句口号‘八连出品,必出精品’,有时间一定要来看我们。”从没想过这份认同感会这样刻骨铭心,也从没想过,短短的时间就会结下如此深厚的情谊,心里装着沉甸甸的感动。

第二天,舍友告诉我,昨晚我说了梦话“八连,都站好了,我带你们一起走!”

由各个连队选派的精英,组成了我们的阅兵方阵,新八连诞生了。

新八连的第一天训练很不愉快,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伤心与难过,可能是太想念自己曾经的连队,不适应这样一个新的环境。思想问题不解决,就根本没法保证训练的效果,第一天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所有人都坐在草坪上,聊天,做游戏,我也不断地给大家灌输新八连的理念。

慢慢地,同学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像夏日的阳光般绚丽夺目,大家逐渐接受了这个集体,了解了我这个教官还是蛮活泼可爱的。同时各个连队的同学们之间也有了更多的交流,能够感受到新八连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在逐渐增加,同学们之间的默契和感情也在逐渐升温。

阅兵方阵的训练量很大,很多同学身体吃不消,但是仍然坚持着,脚上打泡了就站在队伍旁边练手臂动作,很多同学在休息的时候单独找我来给她纠正个人动作,或是晚上发信息来问我白天表现如何,给没给老八连丢脸。

最难忘的,是一次端腿练习,两列面对面端腿,有一名男生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刚开始就站不稳,但是对面的同学稳如泰山,能看出来他心急如焚,一直在调整,脸上的汗珠豆大般从脸颊滑落。最后5分钟,他真的撑不住了,整个腿不听使唤地震颤着,只见他右手握拳,狠狠地在大腿上砸了两下,再次把腿抬高,掉下去就再砸两下,再抬高······点点滴滴都在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与其说是我带着他们前行,不如说,是他们在带着我走向胜利。

突然一天接到通知,由于天气原因,彩排提前一天进行,但是我们的进度还落下很多。我们第一次踢过阅兵台时,听到周围观看的队伍在哈哈大笑,甚至有人说,看见我们这样的水平,他们就放心多了,所有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走到了操场的角落,大家沉默了好久。

“同志们,刚才我们体验了一下整个阅兵的流程,在比其他院训练时间少,训练环境差的条件下,我们走的也不比他们差。我们要做就做最好,我们就是过来争第一的,还有3天训练时间,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超越自己······”在我一番慷慨激昂的鼓舞下,大家的眼睛开始变得炯炯有神,坚定的目光就像阳光般穿透阴霾,终究会在土地上照起一片光明。

“教官,我们再走一遍吧。”

“教官,我们要重点练下正步踏乐。”

“教官,我们晚上把自习翘了,一起出来训练。”

······

一直认为只有军人才有这般不服输的拼搏与坚韧,这帮17、18岁的黄毛小子真的很争气。

由于场地条件有限,晚上我们没有灯光,因此也从未组织过晚训,尽管这样,大家还是早早的到了训练场。没有灯光照明,我们就借着旁边居民楼的灯光,仍然可以看见每个人坚定的目光,火炬般照亮前行的路,没有音响设备,我们就带着小低音炮加扬声喇叭,边走边放,响彻云霄,就这样,我们一起坚持着,努力着。

晚训结束之后,我们十个教官集体出资,给每一个人买了一瓶饮料,亦师亦友的我们,更愿意做一个贴心的大哥哥,他们如此的坚韧与顽强,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到了阅兵考核的日子,天气很冷。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阴冷潮湿的空气中清晰可见从口中吐出的哈气。大家还是早早到了阅兵场熟悉场地,很多人都买了白鞋,借了校服,虽然天气状况很差,但是大家的热情足以驱散严寒。随着阅兵进行曲声音放大,所有人的心也跟着激动起来,抬腿高度越来越高,乐点也踩得越来越准。

“前进——1——2——”,呼号声响彻云霄,昂首挺胸自信的我们来了。

“向右看——1——2——”,整齐划一的动作引起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同学们越走越有自信,砸地声音越来越响,摆臂也有力整齐,目光坚定地注视着主席台,那是一种自信和荣耀,更是收获我们的辛勤付出的喜悦和欢乐,真的很激动,我们做到了!

晚上我们一起开了联欢会,一是庆祝军训的圆满结束,二也是欢送教官,想想15天来经历的种种,有伤感,有开心,有难忘,也更加不舍。

我尝试着点了一下每个人的名字,因为之前老八连的解散,很多人只相处了短短6天,但仍然可以清晰地点出班上一半以上的名字。他们说,他们更喜欢叫我铮哥,觉得我更像一个贴心的大哥哥。我想,15天虽短,我收获的不仅是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更多的是同学们的情谊,放心,你们的大哥哥一直在!

最后一天早上,我们早早的收拾好行囊,也没有告诉连里的同学们,默默地将行李放在校门口的收发室,等着上午阅兵表演结束,我们就中途撤离。像往常一样,同学们早早地在阅兵场等待,开心地谈论着军训期间的有趣故事,看着他们稚气未脱的笑容,我的心却十分悸动。

漂亮地表演完回到集结场地,继续听着学校的总结表彰大会,我默默地走到了队伍后面,喊了最后一次口令,“都站好了!”,同学们立即紧张起来,专注地听着表彰大会。我低着头走向观众席,准备撤离。走到平台上,听到我们八连是军训先进连队,我停下脚步,看着同学们欢呼的样子,很欣慰,眼睛也湿润了,泛着红晕,像第一天见到同学们羞涩的样子。不久同学们发现我走到了观众席,向我挥手,我急忙转身低着头,快步离开。

走到校门口取行李,刚刚背上,就发现同学们在一个个跳过围栏向我奔来,几个女生,艰难地在男生帮助下趔趄着跳了出来。他们说,得知我走了之后,整个队伍都散了,一片混乱,失控的情绪像发酵般在人群中扩散,他们抱着我,眼泪掺杂着雨水,很感动,很温暖······

帮训结束了,又回到科大感慨万千,看着他们写的明信片,五味杂陈,愿同学们十八岁的天空,光芒万丈!

兵部来信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

END

每一个故事都值得尊重

一篇好稿换兵部红包

李铮

一起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wochenga.com/fwcsm/9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