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死了23天就相亲,这算渣吗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yyjj/m/yyjj.html 作者丨闫如意编辑 等你60岁了,如果要相亲,你觉得自己能找到什么样的老伴? 最近,吉林电视台的一档综艺火了,节目名字叫《缘来不晚》,专门介绍老年人相亲。 大爷大娘们在镜头前一个敢说、一个敢怼。 不少年轻人却看得上了头。 年轻人相亲,大多是暗中计较、背地吐槽,彼此留足了脸面,老年人却格外直白。 也许是过了大半的人生看清了太多,也许是生命剩下的时间都很宝贵舍不得浪费。 老年人相亲,可比年轻人野多了。 他没房子我有,他没老保不行 老年人相亲第一个看什么? 答案和年轻人一样:看脸。 颜值看不上,委婉些的,会跟红娘主持人说:“眼缘不行。” 直白些的,就干脆跟相亲对象说:“我喜欢脸小的。” 也不是每一次拒绝都能和平道别。 有大爷嫌弃大娘颜值不行。 “根本不行,别人介绍比这强得多,我都没同意呢。”话里话外都是帅气boy的骄傲。 大娘一听,不乐意了。 你攻击我的颜值,我就攻击你的容貌: “你对我没眼缘,我对你也有看法。没有电视上长得帅,一脸老褶子。” 顺带再加一些嘲讽: “你还没房子,你还挑啥啊?你还想找啥样的啊?谁能容下你啊?” 大爷也只能站的跟个小学生一样,乖乖听训,不停说:“谢谢、谢谢。” 毕竟有褶子没房子,都是事实。 这就属于互相没看上。 60岁的帅哥美女,不是肤白貌美大长腿,而是脸上少点褶、挺得直腰杆、不长老年斑。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身体健康。 要说眼缘还是个软性标准,那健康绝对就是硬性条件。 老年人相亲,医院体检报告见面,是基本礼仪。 去年的一档老年相亲节目上,为了炫耀自己身体好,男嘉宾拿起话筒:我一年都不带吃一片药的。 女嘉宾不遑多让:我两年都不带吃一片药的! “健康是最大的资本”,年轻时不懂,到老了全知道了。 谁都不想找个老来伴,结果对方一病,自己还要给对方端屎盆子,要足够健康,活得足够久,两个人才好一起走完人生剩下的几十年。 为了向相亲对象证明自己的身体健康,大爷大娘们也是费尽了心思。 有让第一次见面的大娘捏自己的肌肉的; 有在节目现场一口气做40个俯卧撑的; 还有大娘跟相亲对象第一次见面,翻身就从车上跳了下来。 大爷接受独立采访时笑得脸上开出了花:她身体好啊,利索,那下车都蹦下来的! 看到这里,作者决定养成早睡的习惯,为60岁时找老伴积攒资本。 相亲的老人们,最在意的“身外之物”,不是车、房或者存款,而是“老保”,也就是养老保险金。 67岁的胡大爷,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也没啥要求,就好赖找个人,能唠唠嗑。 至于要找啥样的,大哥表示:啥样的都行,但一定得有老保。 当年省下的钱,就成了如今相亲的软肋。 命运的所有馈赠,都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 老保的地位有多高? 比长春的4套房还高。 吉林的陈大娘,人靓嘴甜性格开朗,跟相亲的张大爷又是跳舞又是唱歌,聊得十分投机。 然而,聊到开心时,大娘小心翼翼地问:不知道你介不介意,我没有老保。 但大娘紧接着说,自己只有每月块的收入,和农用地被收,换来的长春的4套房子。 我替大爷查了下,长春11月二手房均价9千多一平,长春4套房,这不比老保多的多? 但大爷犹豫了。 犹豫的原因,是他觉得大娘不符合他的条件,他要求对方有双保,也就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你问要不要房?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一位大娘看中了在吉林干环卫的大爷。 节目主持人问大娘:“他在这市里没房您知道吗?” 大娘说:“我不是有吗。” 有地方住就好。 人到60以后,似乎年轻时看重的房子、车子、票子,都不那么重要了。要么是已经有了,要么是反正也不会有了。 操劳了一辈子,生命到最后剩下的全是时间。 要到最后,就是一个陪伴。 年轻人相亲,总要求对方有房、有车、高收入。 老年人相亲,要的是有眼缘、身体健康、有老保。 但不一样的是,年轻人的计较藏着掖着,躲着瞒着; 而老人们的需求,说得比谁都大声明确。 他们只怕人听不见、看不见。 2.6亿老年人,正在被孤独软禁 长寿,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件有福气的事情。 但对于老人来说,这也许并不是,尤其是当家人朋友们一个个离开后。 78岁的周淑英有一辆3轮的小车,车上贴着“志愿者”三个字,已经被风吹日晒到有些褪色。 她是这个社区的志愿者,常开着小车免费给人拉菜,还会在下雨天送一个拿着电脑没有伞的孩子去立交桥下。 她说自己家里很埋汰,主持人到她家一看,发现并不是因为环境多么脏乱,而是家里囤了很多的鸡精。 周淑英说,这些都是用来卖的,她已经卖了一大箱子了。 就在家门口原价卖,为的是能跟人唠上一两句。 整个单元楼里,能说上话的朋友们,都一个个走了。 对门的老人,81岁时走的,楼下的老太太82岁,早上出门买菜时两人还聊了会儿天,下午4点来钟的时候,人就没了。 周淑英的孩子们都在外地,她害怕自己有一天突然走了,没人发现,也许就要“烂在这屋里”。 孤独,成了周淑英生活的底色。 如果不主动走出去,周淑英也许一天都说不上一句话。 找个老伴吧,不求财,只求人,只要能有个人说上话。 74岁的崔庆文,老伴7月20号去世了,去世23天后,崔庆文开始在节目上找老伴。 有人说:尸骨未寒。未免着急了点。 但真的是老人薄情吗? 崔庆文和老伴年结婚,直到老伴去世,一共53年,个月,天。 每一天崔庆文都历历在目,他们没有打过仗,没吵过架,没红过脸。 老伴生命的最后五年,脑梗瘫痪在床,无法动弹也无法交流。 崔庆文就在这个房子里守着,一天喂7次饭,寸步不离地陪伴。 守了整整5年,老伴离他而去。 他形容自己一个人在家“好像被软禁”,走不出去,也没人可说话,只能不断的想着已经离开的人。 跟崔庆文相亲的大娘,20多年前失去了丈夫。 崔庆文小心翼翼的试探,“我老伴刚走23天”。他害怕对方介意,觉得自己不正经,这么快就找新欢。 大娘却说:我太理解了。23天的孤独和23年的孤独是一样的。 老年人的相亲节目看到最后,除了感慨老人的直白大胆,贯穿始终的,就是孤独。 根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数据,年,中国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55亿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约1.18亿人。 一份关于中国老年人孤独感的研究显示,中国老年人的孤独感流行率达到24.78%,其中1.42%的老年人感到严重孤独。 比我们能看到的、可以想象的,要更多。 对于老年人来说,物质贫乏或许还有解,但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匮乏,无药可医。 年轻人熟悉的互联网,对于老人来说门槛比天高。 复杂的智能机,仿佛烫手,他们不敢多动,生怕弄坏。子女有自己的生活,他们不好打扰;老朋友们又逐渐离开…… 在主流人群的视线以外,他们人生的最后几十年,显得那么漫长。 也许是经历了人生起伏波折以后,经历过一切的老人终于明白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 他们大声疾呼,单刀直入。试图找到那一个人相互陪伴、彼此扶持,走完余生,接下来的每一天,他们都不愿在孤独中被浪费。 所有的繁华光鲜都尘归尘、土归土。 只有爱与被爱,才是最永恒的命题。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wochenga.com/jsfwc/13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老年人如何吃得营养点进来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