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武学人体科学框架下的武术入门训练
刘军连简介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25/9361607.html 《凡人武学》:人体科学框架下的武术入门训练手册 概要:凡人的武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书记的讲话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现代化和特色社会主义化指引了方向。钱学森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对人体科学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的框架建设工作。中华武术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为了弘扬优秀文化,需要把其中的精华和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观点和方法论结合起来。中华武术是与人体相关的优秀文化。武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形成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系统,完成现代化的任务。钱学森同志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所搭建的人体科学的基本框架为我们审视武术、探索其科学化现代化特色社会主义化的发展方向,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提供了很多启示。 人体科学范畴和理论框架的基本认知: 1)人体科学的中心思想是把人看成一个巨系统,而且这个巨系统是开放的。巨系统这些概念就是把整体论跟还原论,也就是宏观跟微观辩证统一起来看待人体问题的方式。 2)对人这个开放巨系统,要用功能状态这个概念来认识。 3)意识是人脑的最高层次的活动,可以反作用于更低层级的活动。 4)人体科学所依靠的指导思想是哲学 5)人体科学的基础科学是人体学:是对脑科学、心理学、心理生理学、精神学等基础学科的成果用系统科学、系统方法整合在一起升华而成。 6)人体科学的技术科学主要是医学理论。包括西医理论以及对中医理论等用人体学的观点现代化。 7)人体科学的实用科学就是医学。治病的叫第一医学,防病的叫第二医学,康复的叫第三医学,增能的叫第四医学。 武术作为自然哲学在人体科学范畴内的映射 1)武术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也是哲学。 2)武术现代化的基础哲学是人天观:持开放巨系统、功能态的运动观点。 3)有一种武术态的人体功能状态:用系统工程视角审视武术态的训练和养成。 4)人体科学的基础科学如脑科学、心理生理学等对武术现代化有启示作用,如心意和呼吸控制等。 5)第四医学:武术态在应用层面可以纳入到扩容增能的第四医学的范畴。 6)应该采取系统工程视角指导养成武术态的日常训练 人体科学框架为武术的整体现代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提供了很多创新启示。在武术态的训练领域有进行凡人武学训练体系的创新空间。 什么是武术态? 武术态是一种人体功能的状态。由于它的形成借鉴了很多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也吸收了传统武术作为优秀文化中的系统论元素,所以将这种功能态定义为武术态。如果尝试对它进行描述,是指人体作为一个系统处在一种综合的武术功能状态里。推动人体的负责行动的各个生理心理单元的变现在整体和系统层面的得到提升,从而使普通人的机体尽量长时间地保持在优化了的功能态(武术态)里。 传统武术训练方式的局限 1成才慢:长期以来很难被普通人掌握 2门槛高:获取和维持技能的时间和财务投入高 2应用窄: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场景受限 凡人武学的武术态训练思路 尝试为普通人提供一种系统化的然而是碎片式生活化的训练方式。使生活、训练、劳动和再生产的行为和动作系统化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获得人体功能态(武术态)的提升。 1武术态的分层训练:根据整体论和人体科学的视角进行分级的武术态框架设计。在初级阶段降低训练难度和时长,并设立入门阶段回馈机制。采用细分缓和的方式孕育人体武术态。 2生活工作场景化:考虑人机共存以及生活节律的碎片化等现代社会特点,武术态训练应充分融入生活场景。使武术成为一种在生活中常见的、存在的技巧,一种没有脱离生活的运动。 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要用“能够适于自身生活的形态去占有自然的资料,他就把那些属于自身肉体的种种自然力,如腕、脚、头、手等,放在运动状态中。他由于这种运动,作用于在他外部的自然,并且变化它;劳动同时又变化自己的本性。凡人的武术态就是从日常劳动和生活中中日积月累来的。随着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生产和劳动的场景也发生了本质性变化,日常劳动主要是把属于自身肉体的种种心力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wochenga.com/fwcjx/10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要巨背rdquo绝对不
- 下一篇文章: 你的弓式VS别人的弓式,看完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