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你的寿命长短取决于这项能力,自己就能
01 65岁后,运动能力关乎寿命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人的自然寿命能达到岁以上,但很多人没有做好运动,所以才会生病,才会衰老快!不知大家是否留意过,曾经毫不费力的上下楼梯,不知从哪一天起,做起来似乎很吃力,常常是走两层就要歇歇。有些人可能会说,是因为老了。的确,活动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但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与寿命有着强烈关联的,并不是衰老和疾病,而是运动能力。近日,刊登在《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65岁后运动能力越差,死亡风险越高;并且人在去世前10年,运动能力衰退的信号已经警告过身体了!尤其是以下四项指标:1、步行速度人在行走时,需要呼吸、循环、神经、肌肉骨骼等多个系统的支持和配合,所以这一项指标是能够综合反映老人的健康状况。一般人的步速是0.9米/秒,若低于0.6米/秒,多半存在肌肉萎缩的情况,要当心肌肉减少症;老年人低于0.6米/秒,会增加死亡风险。所以一旦出现步态蹒跚、跛行等步态,要警惕心脑血管病变,它们也是中风的典型后遗症。2、握力强弱握力能反映上肢力量水平,判断全身力量是否平衡。研究发现,握力每下降5公斤,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脏病发作、中风的风险会增加17%、7%和9%。根据国民体质测试标准,握力达不到以下标准,说明运动功能较差。男性女性60-64岁低于27公斤低于18公斤65-69岁低于25公斤低于17公斤3、坐站能力这是老年人常用的体能测验法。方法很简单:找一把椅子,双手交叉放胸前,若30秒内能完成站立、坐下动作25次以上,说明下肢肌肉力量不错,反之则下肢肌肉衰退。4、日常活动如果老人在穿衣、吃饭、洗澡、如厕等日常生活方面实现自理,说明健康状态还不错;而如果都受限,则说明衰老在加剧,肌肉在减少,同时会增加跌倒、住院风险。02 4招自测运动功能是否衰退1、走6米线在地上画一条6米长的线,用平时步行速度从起点走到终点。之后,将所用时间除以6,若不小于1米/秒,则意味着老人活动能力较强。2、抓握力器保持站立位,利用弹簧式握力器,伸肘测量2次主力手的握力,选最大读数,再将结果与上述国民体质测试标准对比即可。3、做俯卧撑若60~69岁男性俯卧撑少于5个,女性跪卧撑少于4个,说明核心肌群力量有所衰退。4、闭眼单脚站立两腿并拢站立,闭眼同时抬起一只脚。测试3次,每次间隔5分钟以上,取最佳成绩。女性坚持12秒以上、男性13秒以上才正常。03 积极科学锻炼,延缓衰老速度由此可见,想保持良好的运动能力,就要尽早开始锻炼。但锻炼要讲方法,切忌盲目,推荐大家以下3个锻炼方法:1、有氧运动,每周3~5次作用: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四肢力量和血液循环。有氧运动包括自行车、爬山、游泳、快走、慢跑、韵律操及一些球类运动。每周3~5次,至少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大步走、骑自行车、乒乓球等);或每周3~5次,至少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跑步、游泳、韵律操等)。2、力量和柔韧性运动,每周至少2次作用:保持或增加肌肉,提高新陈代谢。力量练习包括哑铃、引体向上、平板支撑、靠墙下蹲等;柔韧性运动包括瑜伽、太极、拉伸动作等。每周至少2次,每次做8~10种活动,每个活动重复8~12下。需要强调的是,老人要注重提高握力。研究证明,使用握力器练习握柄运动,收缩压会降低10%,有高血压的老人可以买个握力器练习。3、家务锻炼,每天至少30分钟作用:舒展肌肉和关节、锻炼平衡力。叠被、晒被、扫地、拖地、刷鱼缸等家务活动,不需要费太多力气,但多做也可起到健身效果,建议每天至少30分钟。此外,接抛球、单脚站立、踮脚行走、打太极拳等,也能很好地锻炼平衡力。而像看电视、电脑这种静态活动,要越少越好。没生病的人运动,可以少生病、不生病!生了病的人运动,可以缓解疾病、避免过早死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wochenga.com/fwczy/10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苏雅分享9个可以帮助疏通经络,改善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