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后,家长应该怎么做
每个孩子在学习生涯中都要经历无数次的考试。考试是对孩子一段时间内学习状态的检测,而绝非对孩子学习好坏的一次定论。正确看待、分析考试结果,挖掘考试背后的教育价值,比执着于考试得了多少分更重要。 那么,到底该如何同孩子一起总结经验,又如何引导孩子做好未来学习规划呢?不如听听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怎么说…… 01 请和孩子站在一起,打败问题; 不要和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 清华附中的老师曾在期中考后写给家长一封信,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以下为信的内容节选: 我想请您在和孩子谈成绩之前,先和孩子一起完成下面的亲子作业。这可不是选做作业,是必做作业。要是您没有完成,家长会时,我可是要罚站的! 1.找个飘满落叶的林荫路,和孩子一起走走,拣些漂亮的落叶,赏赏秋天的美景,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接受大自然的恩典,想想生活原来如此美好!聊聊孩子感兴趣的,能让孩子开心的话题,不谈学习。 2.带着孩子去趟花店,买上一朵太阳花(也叫“幸福花”)。不必多,一朵,两朵,都是好的。告诉孩子你有多爱TA。 3.一家人找个只属于你们的时间和空间坐下来,拿出你们一起捡的叶子和买的太阳花,共同动手摆出你们心目中最美丽、最有创意、带着浓浓爱意的造型。 4.把你们的作品拍成照片,发到班级QQ群相册里。 家是讲“情”的地方,是温馨的港湾和心灵的栖息地。我想,只有您的亲子关系是和谐的,融洽的,美好的,您对孩子的引导才是有效的。在做完这个作业后,再让孩子拿出试卷,和TA一起谈谈这次考试。 成绩是和各方面因素有关的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同于孩子犯了触碰底线的大错,这时不需要家里的“刀光剑影”。 “刀光剑影”除了给孩子留下恐惧考试,增加过分压力的阴影,我没想出有什么其它的好处。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成绩过于焦虑,那我想首要的问题是解决我们自己的焦虑,再来谈孩子的学习。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引导、督促孩子的过程上,用淡定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结果,无条件接纳孩子。 在您和孩子谈完话后,我需要孩子们写一份非常认真的期中考试总结,统一A4纸,不少于一页,要求态度端正,字迹工整。 在和孩子谈考试成绩时,有几类表达请千万避免: 1.打击孩子自信心 例:怎么才考了这么点分?你平时是怎么学的? 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我很笨,我不行”的感受,孩子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差,是非常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学习的。好的学习状态一定是一个自信的状态。 2.情感绑架 例:你对得起我们吗?我们天天辛苦工作挣钱,还不全是为了你! 这样给孩子的感受是家长照顾自己心不甘情不愿,可我没让你为了我啊。全为了孩子,这个责任太大了,孩子承担不起它带来的压力。父母确实不易,教育孩子感恩是应该的,我会在周五、周六早上连续两天和孩子探讨这个话题,也为您期中考试后和孩子分析成绩做做铺垫。我想由老师来对孩子说,你的父母不容易,你应该感恩,可能更合适一点;相应的,家长来对孩子说任课老师们不容易,这样换位的感恩教育效果会更好一些。 3.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 例:你看某某怎么就每回比你考的分数高呢? 当我们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较时,常常是为了我们自己的面子。但,不是孩子考得好,家长就有面子,孩子考得不好,就没面子。我的面子,我负责,和孩子无关。 任何一场考试,我们要想尽办法把他的教育价值挖掘到最大,如果我们最后收获的只是一个分数,那要求就太低了。我想考试首要的功能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诊断”,是对孩子之前学习过程的检验。在看到孩子的试卷后,比起家长的连番追问,其实更好的做法是引导孩子自我总结,自我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说说,哪些题是答得不错的,在平时的学习中哪些方面(上课听讲效率、作业完成效率、改错情况、时间的合理安排等等)做得好,才保证了这些题做得好;哪些又是孩子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反映出平时哪个学习环节出现问题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找到几种方法来解决或者改善…… 这样处理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引导孩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wochenga.com/fwczy/11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抗阻训练胸部练习计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