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体育各项满分攻略

引体向上(男)

★犯规行为

没有从静止动作开始考试;两次动作之间,手臂没有充分伸直;动作完成时,下颏未超过杠面。

★满分攻略

1、起始姿势:两手用宽握距正握(掌心向前)单杠,两脚离地,两臂身体自然下垂伸直。

2、动作过程:上引时低头向前方,腰形成“背弓”姿势,用背阔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往上拉起,直到单杠触及或接近胸部。静止一秒钟,使背阔肌彻底收缩。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让身体徐徐下降,下落时手臂放松回到悬垂位。

3、呼吸方法:将身体往上引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1)做引体向上可以利用自己的腰力,就在向上的那一瞬间向上提,这样就可以减少用一点臂力。

2)上杠时,快速跳起,顺势完成第一个。

3)引体上拉时吸气,将意念集中在背部肌肉,配合上臂用力微收腹用力(用力顺序是膝—腹—臂)和单杠的反弹力完成动作。上拉时不要让身体摆动,伸臂悬垂时呼气。

1)最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试着先吊在杆上,吊到不能吊为止,下来后再吊。做5~7组,每次保持在30秒以上,第1组的时候要能在1分钟以上,间休1分钟。

2)接下来如果直接拉不上去,可以先垫把凳子半弯着拉上去,也可以在跳上杆的同时拉上去,每组做到不能做为止,做5组,每组间休1分钟。

3)下一个阶段考生可先练习窄握距引体,估计一两个月后,可以一次做8到10个的时候,再尝试标准的宽握距引体向上。如果宽握距引体向上比较吃力可以进行互助练习,具体的方法:帮助者双手托住练习者腰部,稍用力,使其用全力完成引体向上。此方法适用于能依靠自身力量引体上拉,但达不到下颌超过杠面或只能完成一次或少数几次的练习者。

力量是引体向上的基础,引体向上需要加强手臂、背部、腰部、腹部肌群的力量。可采用俯卧撑、击掌俯卧撑、持哑铃上臂屈伸、仰卧起坐等方法加强力量。这些方法适用于初练者或缺乏器材时练习运用。

引体向上秘籍1

离心引体12/组

引体向上秘籍2

摆荡×20/组

引体向上秘籍3

悬吊×45s/组

每天保持必要的有氧运动,可以慢跑米左右。另外引体向上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练习耐力的方法。引体向上练习要持之以恒,每天练习时间不要过长,但每组练习都要达到极点,尝试每组多做一两次,各种练习形式交替,注意练习结束后放松手臂、背部、腰部和腹部肌群。

仰卧起坐(女)

★犯规行为

起坐时,双肘未触及或未超越两膝;仰卧时,肩胛骨未触垫;考试过程中,臀部离垫。

★满分攻略

起始姿势:平卧床上或地上。两膝弯屈,抬起小腿,勿使下降,两手抱头。

动作过程:在保持小腿不下放的姿势中,尽力把上体向前卷缩,身体实际上不会上抬很高。

呼吸方法:做仰卧起坐时应配合以合理的呼吸,向前卷缩时呼气,回落时吸气。但如果机械地在仰卧时完成整个吸气过程,会不利于动作的完成。因此,为了提高动作的质量,还必须掌握技巧。向后仰卧的过程开始吸气,肩背部触碰到垫子的瞬间屏气收腹、上体逐渐抬起,当上体抬起至腹部有胀感时,快速吸气,向前引体低头完成动作。

双脚:双脚分开与臀同宽平放在地面上,注意不要用脚钩住任何东西来稳定身体。

腹部:注意体会腹肌收缩的感觉。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保持腹肌的持续收缩。

头部:头部与躯干保持正直。(如果将头部转向两侧,会使颈部肌肉疲劳并且增加受伤的危险。)目视上前方,如果在动作过程中始终盯住膝盖,那么头部就向前探出太多了。

手部:双手不要在颈后交叉,否则容易使脖子受到牵拉而引起不适感。手握空拳放在耳后,或者双手交叉放在胸前。

嘴:正常呼吸即可。起身时呼气,下放时吸气。起身时用力呼气会影响动作的力度,应该徐徐呼出。

肩部:很多人都习惯在做动作的时候含胸,虽然这样能使动作做起来容易一些,但同时也增加了上背和颈部的受力,降低腹肌锻炼的效果。在动作过程中应该着力使胸腔靠近骨盆,并且始终保持肩部和上背部自然舒展的姿势。

下背:尾椎和下背部在动作的始终都应该与地板相接触。

背部:上身抬起的角度不要超过,否则就会有臀部和腿部肌肉等腹肌以外的肌肉参与运动。

向前卷缩时,腰要下沉贴床或地面,腹肌尽量收缩。

(1)快速计数法:按照一定的节奏,比如两秒一次进行报数,让孩子按照您的口令完成仰卧起坐,以10次为例,每组都是练习10次,中间休息30秒,练习大概3~4组。在此基础上,在练习次数上逐渐增加,比如第一组做10个,第二组12个,中间休息30秒,同时口令节奏也可以从2秒一次变为1秒1次。

(2)计时操作法:让孩子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计时训练,10秒、20秒、30秒等,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多做。以10秒为例,家长计时,要求孩子在10秒的时间内尽量完成尽可能多的次数,比如最低要求是10秒钟8个。一般进行3~4组,中间休息1分钟或者30秒。在此基础上,练习时间可以逐步增加。

(3)静力性练习法:静力性练习是指在静止的状态下,通过克服自身重力或外在阻力的情况下进行的练习,这种练习可以对腰腹肌肉进行深度刺激。例如静止举腿,让孩子平躺下来,双手垫在臀下,抬腿悬空,腿与地面成30°左右。或者两头起持久,让孩子仰卧于垫子上,两头抬起,即头和腿抬起,臀部着地。建议一周进行一次为宜。

1)手不抱头的仰卧起坐:

步骤①:仰卧,双臂上举。

步骤②:收紧腹部,双臂向前上方摆动同时带动身体起坐。

步骤③:身体有控制地下落,恢复到步骤①。

2)坐姿收腹:

步骤①:坐姿,上体稍后仰,腿前伸上抬离地,双臂前举。

步骤②:腿部弯曲抬起靠近胸部,双臂胸前平屈,下腹收紧。

步骤③:充分打开,恢复到步骤①。

3)仰卧两头起:

步骤①:仰卧,双臂上举,身体自然放松。

步骤②:四肢伸直,收紧腹部,身体折叠,双手触拍双脚。

步骤③:身体有控制地下落,恢复到步骤①。

一分钟跳绳

★犯规行为

测试时,反摇绳子;一跳多摇、只摇不跳和一跳一垫步。

★满分攻略

绳长选择:双脚并拢踩住绳子中间,两手分别握住手柄并拉直,手柄的末端刚好到达腋下的位置。

技术要领:向前摇时,大臂靠近身体两侧,肘稍向外伸展,前臂近似水平,用手腕发力使两手在体侧做画圆动作。跳绳时要用前脚掌起跳和落地,切记不要用全脚或脚跟落地,以免脑部受到震动,当跳起时,不要过度的弯曲身体,要成为自然弯曲的姿势。呼吸自然有节奏。

错误1:摇绳整个手臂发力

纠正方法:在孩子的两手臂的肘关节处系一个带子或橡皮圈,在孩子跳绳时提醒孩子不要用系带子部位以上的手臂发力,尽量用腕、肘发力,此方法可以改进用整个手臂发力的问题。

错误2:不用脚前掌起落

纠正方法:用一个软泡沫块粘在鞋跟处,然后让孩子持绳练习。此法可以使那些不用脚前掌起落的学生的动作得到有效地改善。

跳绳时若出现经常卡绳,一般是以下问题:

跳绳的长短调整不当;

跳起的高度不够或者手和脚的摇绳动作不协调;

经常后半段卡绳,就是体力不足问题;

跳绳满分经验分享:自己要分配好体力,前30秒因为体力好,所以跳绳速度上节奏快些。后30秒会出现体力下降、腹酸、脚酸等。下意识的告诉自己小心卡绳,脚要跳高点,手臂再用力点,越到后面就要跳的更高,因为人越来越累,会惯性的越跳越低,突然卡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wochenga.com/fwcjx/8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