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之前,曾有一场筹备已久的相遇

数日之后,熟稔不觉席卷生活的观感

当17级军训迈入日复一日的流程

目不暇接的新生们缓过一口气

越发拥有了思考的闲暇

那么,那些一举一动、惊鸿一瞥

究竟在他们心中,撞出了怎样的钟声?

1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动心忍性是个积少成多的过程。

军训,这两个字眼,其实非常神圣。一个军,一个训,各自代表了不一样的特殊含义,但却都代表了一种精神和一种让人钦佩的严格纪律性。

训练场上,大家口号洪亮,振奋人心,站军姿,给你炎黄子孙不屈脊梁的身体,也给了你龙之传人无穷的毅力。练转身,整齐划一的动作,体现了群众集体主义的思维。走正步,铿锵有力的脚步声震耳欲聋,展现了同学间的默契,“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韩愈曾如是说。只有通过军训中一次次地积累,一点点儿的训练,我们才能成为深渊中的蛟龙,并展现自己最美的雄姿。

军训真是又苦又累。有人问:军训到底有何用?窃以为,军训是锻炼意志的最好的时机。在高温下大汗淋漓,两腿发酸,可这又何尝不是青春的肆意挥洒,更是朝着人生目标前进的勇气。正如古语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是啊,军训虽是苦的,但收获却是甜的。不经历风雨,又如何见彩虹!

五营21连吴霜

2

从军训的严酷中,

窥得军营生活的冰山一角。

军训的时光如同一列火车,每天的训练则是沿途窗中的风景,看过了第一天的轻松与和谐,经过了第二天濛濛细雨的稍稍休息,驶过了第三天的闷热难受,来到了第四天的暴晒。

过去常认为军人是那种非常酷非常帅的存在,殊不知这种酷与帅是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够形成的素质养成。而我们的军训恰是这种长期训练的缩影,想到这几天的难熬与痛苦,便对这种军事化的训练肃然起敬,那种酷与帅更是一种优秀与严肃。

军人,是一种令人敬佩的职业。他们大到保卫国家安全,小到保卫人民安全,必然要经过严格的训练的,曾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而如今,仅仅是小小的军训就要我们如此劳累,更不用说国防生与真正的军人了,他们的训练难度可想而知了。每想到这里,我不由更加认真的对待军训了。

虽然没有机会体验到军营生活,但从军训中,我瞥见了其冰山一角。整齐划一,庄重严肃,不失欢乐……

想对所有的军人说一声:优秀,永远是你们的代名词!

五营21连杨慧洁

3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变化如苍狗。”

入学军训仍有蛙绿军装,而我,长大了。

“倒带的记忆还没完,时间也静止了想念,我害怕再也不能见。”安苏羽的《左肩》在我的耳边回响。一时间思绪回到几年前。初中刚入学的时候,青涩与莽撞,勇敢与尝试,伴着这一身绿色青蛙装,让人回想起来脸红与不好意思。之后,认真地学习,明里暗里的较量,和朋友从初识到互黑,露齿大笑和放声大哭,上课与下课铃交替地响着,一次又一次,从来没有珍惜过。所有厌恶的、厌烦的、厌倦的,全都被装饰成美好,又或许它们本身即是美好。

高中刚入学的时候,大胆与踊跃,激烈与活泼,伴着这一身绿色青蛙装,让人回想起来怀念与怦然心动,之后,努力地担责,没日没夜的忙碌,和同学从竞争到互助,得体微笑和无声抽噎,白天与黑夜轮转地变着,一天又一天,从来没有停息过。所有的欣赏的,心爱的,欣喜的,尽数被打上时光的烙印,渐渐出落成镀了金而又泛了黄的树叶。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变化如苍狗。”白云苍狗,白驹过隙。而今,大学刚入学的时候,新鲜与温暖,明亮与轻快,伴着这一身绿色青蛙装让人有着时光倒流的错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再次穿上一袭绿军装,不变的是衣,变的是衣服里的血肉,思想与灵魂。你相信这世界上有些东西永远不变么?曾经我说,不相信,可是,你看,如今,这句“不相信”都已经改变了,究竟还有什么不能变呢?

就是无论如何,我还是我,青涩的是我,中二的是我,可爱的是我,可恶的是我,幼稚的是我,长大的也是我。无论如何:世界已存在了独一无二的我,这件事情永远不变。

“都是第一次做人,我凭什么让着你?”如果你很嚣张,我便以此保护自己与公平,可是过了很久,我才知道海纳百川,真的很有容。如果你和我一样友好,我当然会尽力让着你,因为——都是第一次做人,我知道你也不容易。

既然活着,那就活着,没有意义,不问去留。

五营21连张金金

4

我站在排头,

叩问自己内心的懦弱与要强。

摸着良心说,我不喜欢站在排头。空旷的视野使我失去了安全感,虽然比起他人汗哒哒的后背,我更喜欢看着清亮却模糊的远景,特别是在长时间站军姿时,这样可以转移疲劳感。但是在练习行军时,他人的视线会使我伸出的手臂颤抖,也许我看上去,就仿佛一个久病力竭的人。

“努力一些,请只注视我一个人。”内心深处懦弱,但却又争强好胜。

处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多少也有些虚荣心理,特别是出自重点学校,则更有一份长期积累的自负。当看到身边优秀或逊色的同学都选择了学校本身的名气而非自身的喜好,心中不免升起一层阴云,这其中有对他们的哀叹,也有对自己的哀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一个极其平庸的人,没有特别擅长的科目但也不偏科,对生活没有特定方面的兴致,只是不断地在苛求做到最好,仿佛停下来就会坏掉的机器,因为我最厌恶徒劳。

我看过医学生教科书摞到天花板的照片,听过他们的调侃“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也被劝过为何不选择轻松而优越的人生。然而,我还是来到这里,抛弃了那些我固然喜欢的所谓名声。想向某些人喊出:在他人正开始自己人生之前就先教人消极对待的人,才应该天打雷劈。

“经世致用”,顾炎武如是说。“学问须有益于国事”,这是面对国家积弱时对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而我今日则感到,积弱的并非这方国土,而是求知路上精神贫弱的今人。面对那些无论战乱流离,依旧怀万民之事,攫取知识直到此身衰朽的前辈,今日之我,亦无颜继承他们的衣钵。

五营21连江婧雅

5

“足够多的云翳造就美丽黄昏。”

相信未来回头看,黄昏必然是美丽的。

终日多云,似乎异乡父母们的牵挂跨越千山万水化为云翳遮挡骄阳,为他们的孩子投来阴凉。

冰心有言:“足够多的云翳方能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军队齐步走大概便是这样的过程,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恪守通则,链条便牢不可破。从频频踩到对方鞋后跟,到稍微有一点点排面,我们逐渐学习成为一片合格的云彩,为共造黄昏而不懈努力。即便结果尚且不尽如人意,亦不灰心。今天走的比昨天好,明天走的比今天好,便是喜人的。

上午教官再三叮嘱,下午听讲座不许打浑玩手机交头接耳,务必认真听讲。下午时倒是出了个搞笑的意外。直播音质极低,杂音充盈,最为清晰的便数“中南大学”四字了。我们竖起耳朵睁大眼睛妄图获取到完整信息,无奈之下放弃,于是讲座时间变得格外漫长,变成一场集体休息课。这般罕见的乌云终是被我们这群菜鸟叼走了。

傍晚,姑姑发来短信,询问近况之余,缅怀起她二十年前的军训。她不断用各种惊叹号表达的激动心情,时过境迁,热血不变。她谈起实弹射击考核未过补射五发的塞翁失马,谈起军训时期未拍照留念的遗憾,二十年的岁月丝毫未减她对那刻时光的铭刻。最后她说:“好好体验军训。二十年后的你也会和我一样无限回味这段日子。”可是她所谈起的一切一切,都洋溢喜悦与怀念。想来时间会筛掉小苦小难,甚至将苦难变成美好回忆的一部分,我们日后所记得的快乐会大于辛苦,甚至辛苦也是快乐的。那么当下,只顾着好好体验每一种滋味便好。

军训的第三天过去了,我们还在期待着。

五营21连陈垚欣

6

艰苦的尚在艰苦着,

快乐的也在快乐着,

军训不再是一个想要随意打发掉的历程。

第三天军训结束了,结束在意犹未尽当中。

今日为了加大军训的“痛苦程度”,太阳偷偷露出丝丝笑容。不透风的长袖军装下,汗水打湿了衬衫,留下了艰苦训练的痕迹。

军训不再是一个我们想要随意打发掉的历程,我们开始焦急自己走不对的脚步,摆不高的手臂,开始眼红隔壁排越走越齐的队伍。于是我们珍惜起了军训时光,眼神直盯教官的动作,恨不能将他标准的姿势复制粘贴。铿锵有力的口号声回旋飘荡,军训的气氛逐渐浓厚。跑道上正在运动的外国留学生甚至驻足观望,满足他的好奇之心。

最有意思的永远都是集训中间时段的休息时间。而今日的休息节目是学习拉歌。这无疑是军训当中最令人热血沸腾,心情激动的项目。拉歌词诙谐通俗,又最能调动学生们的兴奋。友谊排变“敌对排”,互相挑衅、相互“吹捧”,然后共同陷入欢笑。而教练此时也脱下严肃的面具,像一个鬼点子多多的大学生一样绞尽脑汁想对策,打算在被突袭之时让“出糗”的机会转落到对面排头上——这不但是我们排与排之间的“斗争”,更是他和战友之间的“斗争”。

艰苦的尚在艰苦着,而快乐的也在快乐着。看着身边日益熟悉的面庞,这个陌生的城市在逐渐冰释,这个崭新的开始逐步前行。此谓大好时光。啊!回去整内务……

五营22连梁慧

7

齐步走,

用汗水成就“不可能”。

军训的第三日,天气微晴,秋风习习,不像昨日那般忽晴忽雨,下午的训练一如既往地,在“站军姿”的练习中拉开了序幕。因为下午新生要到新校区去听讲座,为了不落下军训的进度,上午的训练程度加大,训练结果结束后,便是长达三个小时的单人军人队列项目——齐步与立定的练习。

也许是因为思绪又回到了惬意的暑假生活里,又或许是因为还没有适应军训的快节奏与高强度,我们的齐步走十分懒散,只是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我们的动作连“齐步”都,只是对得起那个“走”字罢了。

教官见状,决定改变教学方法,让我们以列为单位,一列一列,逐个训练。在等待受训的过程中,一直在训练场上监督训练情况的连长来到我们身边,由他亲自带领我们这一列训练“齐步走”。他先把我们这一列一分为二,调整好队形后,一声“抱腹准备”,又一声“齐步走——一令一动”,我们便向前走去。先脚跟,后脚掌,上体保持正直,眼角余光看向右边那位同学的腮部,心中默念“一二一”的口令,绿茵场上只剩我们一步一步向前的背影。一遍走不齐,就走到尽头向后转,重新调整,再走一遍。就这样,我们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当我看到立定时我们的脚尖在同一水平线上时,我的内心十分激动,不是因为我们终于可以休息了,而是因为我们用汗水成就了本以为不可能做到的事。

整齐划一,这便是齐步走的美感与魅力所在,这也是观看阅兵仪式时带给我们震撼的源头。为此,每一位参加齐步走训练的学院都要提高集体意识,为大我,弃小我!

五营22连何开乐

8

论血性,

兵有血性,则国有骨气!

生命伊始每个人的人性中都被注入了血性,但血性会沉睡,所以需要唤醒,需要点燃。古希腊哲学家普洛塔格拉有言:“大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炬。”而军训就是那枚火种,传递的过程漫长而艰辛,但点燃后光芒万丈,普照人生路。

血性是正义的力量,犹记司马公为伸张正义,惨遭宫刑,忍辱负重,编撰《史记》,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血性是战场上彰显民族的雄风,犹记八路军百团大战大败日军,平型关大捷涨我军气势;血性也在和平时期托起民族的魂,不忘中国政府在利比亚撤侨时付出的努力,中印双方军队对峙时我方表现出的强硬。血性其是可以是冲动时唤起的满腔热血,也可以是蓄力待发的清水一汪,它无关乎财富地位,只关乎精神力量。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血新的民族,然而这种血性逐渐消退,鲜红退成淡红,心跳是否也会不再努力?

究其因,我们经历的挫折太少,父母倾其全力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温室,这里冬暖夏凉,花朵外观姹紫嫣红但是心是空的,于是易倒伏,易死亡。

因此,同学们,让我们经历军训的考验,成为有血性的中华儿女!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五营22连朱子晴

9

感谢军训有你,

我的“特别”教官。

他是最正经的教官,也是最逗逼的教官。因为他总喜欢在我们站军姿时讲笑话;

他是最严格的教官,也是最体贴的教官。因为他总会在晴天让我们转过身背对太阳;

他是最细心的教官,也是最粗心的教官。因为他总记得让我们喝水而忘了自己;

他就是我们五营二十二连二排最独特的排长——陈适。

在训练场上他“与众不同”,他更注重练习的效率。例如在练习齐步时,他会先观察全排的训练情况,再揪出所有的“落后分子”。单独给它们“补课”,让其余同学继续自主训练,对照改正。就这样让全排队友飞速进步。

离开训练场后他“独立特性”。当解散时,他会让我们快去食堂占位,吃饱喝足睡好;当躲雨时,他提醒我们快跑躲到树下,以免淋湿感冒;当休息时,他会讲“上下铺俯卧撑”和“井冈山精神”,让我们明白什么叫“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正如泰戈尔所说:“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刚毅,这便是教官和军旅生活所教会我们的,也将成为我医学生最珍贵的宝藏。

特别的教官与我们建立了特别的“革命友谊”,让我们漫长的军训岁月变得特别而难忘,感谢军训有你。

五营22连曾雯辉

10

先给我来三份苦,

将军训的内涵一口接一口尝透。

虽然长达三周的军训才走到第一周,但我已经可以精辟地总结出军训的内涵了——带领大学新生尝尽人生的酸甜苦苦苦辣。不是我赶时下“需要的事情说三遍“的潮流,而是这军训之苦着实有三。

军训之伯苦:身体的疲惫与痛楚。

每天像被下了诅咒一般,怎么睡也睡不够,训练时头沉沉的,眼皮好像也失去了原来存在的支架一样。肩膀和腰部的酸痛到要归咎于令每个正在军训或经历过军训的人闻风丧胆的站军姿了,腰部的疼痛也大抵如此。最无法忽视的当然数来自脚跟的酸胀感了——能成天逛街不休息的女孩子们也败在了脚上这双回归原始的解放鞋上。我听到的最传神的抱怨——“身体仿佛被拆掉重装了一样。”

军训之仲苦:行为的受限与改变。

QQ空间里我为这样的一条说说上了赞——“上联:‘动,还动,让你动了吗?’,下联:‘笑,还笑,让你笑了吗?’,横批:‘你打报告了吗?’“我当即以一阵爆笑表达内心的认同感。更让我哭笑不得的时类似于”书柜第一、二层不准放东西“这类的要求,已成年或即将成年的我们感觉又回到了幼儿园排排坐的时代。但在抱怨完”我们自己住的舒服不就行嘛。“之后,还时卷起袖子开始干起来。

军训之叔苦:成长的阵痛与磨耐。

我们从五湖四海来,相会于岳麓山脚,告别父母时的笑靥转身后被眼泪涂抹。我们不再能轻而易举得像父母要钱,不再能和熟稔的朋友随时随地开无下限的玩笑,不再有人时刻叮嘱你别停下努力的步伐。我们感受到了比十八岁成人礼那天更真真切切的长大。

这是我这几日来感受最强烈的军训之苦,但我明白我们必须按时成长,孔圣人曾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愿你我能苦中作乐,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模样。

五营22连蒋梓汐

还是要感谢姗姗来迟的艳阳啊

感谢它带来真的艰涩

感谢它谱写小小一轮生活的高潮

感谢它让军训的日子不算虚度

感谢它激荡出这许多思维的闪光

袁心容丨文案

黄一峰丨摄影

麻醉、陶玲丨图源

郭瑞杰丨编辑

高雯丨责编

csuxyjzt

.







































北京有治白癜风的专业医院吗
白驳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wochenga.com/fwcjx/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