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温元麟 目录 一、中美关系的过去 (一)此消彼长关联不大时期 (二)美国参与侵华从中牟利到直接掠夺中国时期 (三)从联合抗日到扶蒋反共时期 (四)直接对抗时期 (五)联合抗苏时期 二、中美关系的现在 (一)重视程度的变化 (二)第三方的变化 (三)广泛的合作空间 (四)总体评价 三、中美关系的未来 (一)基本判断 (二)中国方面 (三)美国方面 (四)关键所在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前两位经济体国家,中美两国关系是最受世人瞩目的关系,处理好两国关系,不仅能造福于两国人民,也能造福于世界。因此,认真研究总结中美关系的过去,努力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才能铺就迈向明天共赢的坦途。 一、中美关系的过去 中国是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国家,美国自建国以来也就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因此,中美关系的过去史,只有这两百多年的时间。回顾已经过去的这两百多年的中美关系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一)此消彼长关联不大时期 这个时期从年7月4日至年鸦片战争之前,大概56年时间。 1、此消彼长 美国没建国之前是英国、法国等国的殖民地,没有名称,18世纪中叶,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有了裂痕,到了年7月4日,随着大陆会议在费城通过的美国《独立宣言》,标志着英国在北美的十三个殖民地和英国正式分家,走向独立建国的道路。 后来,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大增,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霸主的地位。冷战开始后和苏联平分天下。 而年的中国,是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期的第41年。此时的英国在闹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大革命也即将爆发(年)。 当时美国的独立,并没有引起中国的注意,此时此刻的世界东方大国——大清帝国正由爱新觉罗·弘历统领着,这个庞大的帝国拥有着全球1/3的财富,接近3亿的大清臣民此时正沉浸在一片太平盛世、莺歌燕舞之中。乾隆皇帝并不关心中国之外有什么土地争夺、有什么独立战争,在上半年,他的心思全部放在阿桂将军身上,他关心的是大小金川的战役,这关乎着他的“十全武功”能否凑齐! 然而,两千年的农耕和儒家文化的双重合力,悄然间将大清帝国日淅突显的自满、自足和保守推向一个充满未知的边缘,宿命式的历史怪圈开始在这个王朝上演,但它依旧浑然不知,仍在神态昂然地卧居于地球的一隅。 清朝在闭关锁国的重重铁幕下悠然自得,直到64年后——年的一场鸦片战争,才终于惊醒了这全身都是病毒的帝国,在残阳照耀下,它只能勉强站起自己的身躯,对于华夏大地的这群人来说,他们也不知道这是朝代更迭,还是被奴役殖民,当大清帝国的夕阳终于西坠后,大西洋彼岸的一个年轻强壮的国家冉冉升起,它更像一个朝阳,开始发出光芒照亮这个世界。 随后的中国便开启了50年的异族入侵、30年的军阀混战,直至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开始走上独立自主快速发展的道路。 2、关联不大 从美国独立至鸦片战争之前,中美两国的联系不多,数得着的交往是年美国“中国皇后号”商船来华。那时候,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不多。 “中国皇后”号的到来,在中美贸易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中美第一次正式通商。“中国皇后”号整个航程达半年之久,一路上惊涛骇浪,不在话下。不过,旅途的艰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中国皇后”号上所载西洋参、毛皮等货物,在中国市场上很畅销。仅仅用了4个月,全部货物都销售出去。年5月11日,“中国皇后”号又满载茶叶、瓷器、丝绸、象牙雕刻、漆器、桂皮、玉桂和绣金像等中国特产,从广州黄埔港启程,返航回到美国。“中国皇后”号的首航成功,让美国商人为之振奋。在那以后,美国掀起了一场“中国热”。少则几十吨、多则数百吨的美国远洋航船,忙碌地穿行于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航线上,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关系特点 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基本特点是平等友好。其主要原因是:此时的美国主要致力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当时忙于领土扩张,其对外政策的重心在美洲;而中国尚处在闭关锁国、夜郎自大阶段。 (二)美国参与侵华从中牟利到直接掠夺中国时期 这个时期从年至年,大概余年时间。 头60年,美国追随英国等列强侵略中国。为牟取暴利,美国参与对华鸦片走私。年,强迫清政府签定《中美望厦条约》,这成为美国通过追随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侵略中国的标志。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无法与英国等资本主义强国相抗衡,因此采取了追随侵略、从中牟利的政策。 后40余年,随着美国的逐步强大,美国对华采取以经济扩张、政治控制为主和以军事征服为辅的政策。主要标志是年“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美国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在侵华问题上与其他国家争夺激烈。当时,美国对外政策正在经历由孤立向开放的转变,由于实力上的问题,美国采取这一政策,以求在经济上率先进入中国市场。期间,美国与日本在侵略控制中国的问题上有多次冲突,但因参加一战而妥协;一战后又加紧了对华侵略并占据优势;到30年代又经历了由纵容缓靖政策到遏制政策的变化。 (三)从联合抗日到扶蒋反共时期 这个时期从年至年,大概8年时间。 头4年是联合抗日。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偷袭了美国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此时,中国的抗日战争正酣,为了打击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美国开始援助中国进行抗日战争。那时,双方达成5亿美元的贷款协定,美国将军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空军空袭侵华日军,中共东江纵队精心部署营救美军飞行员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被营救的美国飞行员在娱乐 后4年是扶蒋反共。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此时,美国为了独占中国而积极支持与其意识形态观念较为一致的蒋介石统治中国,在遭到中共的不同声音(中共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后,支援蒋介石打内战,企图剿灭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据年8月发布的美中关系《白皮书》中的描述,美国承认抗战胜利后对蒋介石政府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多达22.5亿美元。 (四)直接对抗时期 这个时期从年至年,大概22年时间。 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尚在襁褓之时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得不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 本来,美国支持蒋介石失败后,一度曾想放弃蒋介石的了。那时,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败退,美国已开始调整政策,从“阻止中共取胜”变为“阻止中国成为苏联附庸”。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了承认中共政府的3个条件:事实上控制国家的领土和行政机关;既有能力又有意愿承担其国际义务;得到中国人民的普遍认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年6月25日,朝鲜在得到苏联的默许下,为了统一整个朝鲜半岛,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国的操纵下、在苏联缺席的情况下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5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度线附近。 朝鲜战争形势图 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两年时间的打打谈谈,终于在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停战协定》上正式签字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正式签字 本来,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胜利解放海南岛,正准备着手下一步解放台湾,但是,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为钳制新中国,美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并封锁了台湾海峡。此时,美国的对华政策是以孤立、封锁、包围和敌对为特征。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霸主,采取了全球扩张政策,企图控制全世界;它对资本主义世界采取以稳定为主的政策,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它对中苏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遏制和敌对的做法。 (五)联合抗苏时期 这个时期从年至年,大概19年时间。 在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实现关系正常化。 尼克松总统访华 在此期间,两国关系也出现过反复,原因是美国从来没有放弃过企图遏制中国的本质立场。其联合中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在苏美争霸过程中处于劣势,侵越战争陷于泥潭,经济由“黄金时代”进入“滞胀”状态,故注意改善对华关系。中国方面,由于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与苏联关系恶化,年还爆发了珍宝岛之战,因此,中国也有联合美国抗衡苏联霸权的需要。 二、中美关系的现在 这可以从年开始算至目前为止。 (一)重视程度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主要情况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快速增长,在国际舞台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便开始了以中国作为它的主要对手。其主要手段: 政治上颠覆,明的暗的支持台独、疆独、藏独、港独和民运分子等; 军事上围堵,布局了“三大岛链”围堵中国; 美国封锁中国岛链地图 经济上打压,尤其是到了特朗普任总统期间; 文化上渗透,主要是在意识形态文化领域,借助各种手段进行全面西化。 (二)第三方的变化 如果说,在20世纪50-80年代,还有几十个国家会唯美国是从,会屁颠屁颠地跟着美国走的话,那么,今时已经不同往日了。当然,这也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取得成功有很大的关系。君不见,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以来,总体上,中美的难受程度不分伯仲,而美国的盟友阵营和传统势力范围出现大面积的倒塌,倒是令人瞩目: 1、中国台湾方面 台湾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败,美国势力在台湾开始丧失民意。 2、欧洲方面 中英开通沪伦通,关键时刻英国对中国金融稳定与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英国这几年都是嘴上批评中国,实际力挺中国,贵族就是贵族,格局和手腕都不是一般的高。 法国提出组建欧洲军队,防范美俄中。竟然还防范美国,这是战后第一次,但是法国要是不让度权力给德国,是干不成事的,长远看德法早晚会摆脱美国控制,成为世界新的一极。 3、亚洲方面 (1)东亚 安倍访华中日和解,日本脱离美国立场,正式支持“一带一路”。 韩国要求收回美国战时指挥权,与中国的友邻朝鲜走近。 (2)东南亚 越南表示今后最重要的伙伴是中国。这比中立还厉害,有点渡尽劫波兄弟在的意味。 新加坡与中国升级自贸区。在贸易战的档口,新加坡的支持太及时太重要了,新加坡反华时很凶,亲华时也毫不含糊,也许真是血浓于水吧。 马来西亚新总统要求承认中国对南海的权力,美国大型军舰不要开到南海。马新总统比前总统更亲华更有政治远见。 泰国宣布,动用皇族的绝对权力,确保中泰高铁经济带全面动工。泰国皇族不再忍受议会里亲美派的掣肘。 菲律宾同意与中国联合开发南海。菲律宾更给力。 (3)西亚 中印边界谈判打破几十年的僵局,取得重要共识。印度不再愿意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棋子,这才是真正的大国,给印度点赞。 以色列把军港海法港租给中国。这个太意外了,意义多重大就不用说了。 看到以色列把战略港口租给中国,美国坐不住了…… 缅甸开通第二条中国能源通道。昂山素季一贯的给力,诺贝尔和平奖这回真是给对人了。 4、大洋洲方面 澳大利亚新总理说不觉得有必要在美中之间做出选择。这是继新加坡之后,又一个美国亚太盟友表示希望中立。这种立场,在美苏冷战时都没有出现过,特别是澳大利亚。 由于出现上述一系列情况,美国总统缺席两个亚太重要首脑会议,不好意思来了,知道影响力确实下降了。 (三)广泛的合作空间 在许多国际问题上尤其是全球事务方面,美国是有求于中国的,比方说反恐、朝鲜半岛问题、中东事务、核不扩散等等。此外,中国的大市场,对美国企业界颇具吸引力。目前,中国已是美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当然,中国也希望借助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自己。 (四)总体评价 现阶段的中美关系,是“打过相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有合作有分歧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合作多于冲突,共同利益大于彼此分歧。 三、中美关系的未来 (一)基本判断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推断现在;历史是一面旗帜,通过它可以展望未来。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保持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两国在诸多领域的合作也远远超过在个别领域的竞争。两国关系史一再证明: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二)中国方面 从中国方面来说,中方历来重视发展中美关系,愿同美方相向而行、一道努力,实现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方认为,中美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很正常。对此,不能动辄把自身的问题归咎于对方、在战略判断上犯下根本性错误,那样只会损人害己、搞乱世界;而应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多做换位思考、相互适应。最重要的是,要始终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通过化解和管控分歧避免中美合作大局受到干扰。 (三)美国方面 从美国方面来说,美方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有在不久的将来赶超美国的势头。目前,美国对中国产生不安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发展方式。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是利用了美国或者西方主导的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体系,但是,中国并没有按照美国所主张的“市场规则”行事,美国很难与中国竞争。因此就要打压中国,迫使中国去改变。中国如果想继续享受美国市场和国际市场分工的“好处”,那就要按照美国的“规矩”来办事。否则这个市场将对中国关闭。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政策出台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这一项政策出台,美国会受到多少损失,中国会受到多少损失,它是经过认真的评估的。据悉,美方内部有讨论,认为他们的损害是可以控制的。他们计算,中国的损失将是美国的8倍。美国经过损害评估,愿意承受这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代价。确实,美国经济界会有反对的声音;确实,美国很多产业链都在中国,但是,美国坚持这个做法的目的,就是压中国改变。它对贸易进口加税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其实,美国并不在乎这个贸易逆差,因为只有产生逆差,美元才出得去。如果都是顺差,美元就难出去了,美元还怎么占领世界?所以,它的政策出台针对的并不完全是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实际上,美国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将产业链挤出中国。现在产业链已经开始移出中国,东南亚国家完全可以接收,这些国家都在产业链的中低端,而且东南亚的劳动力成本更低。无论将来中美谈判结果如何,产业链的转移都在所难免。因为投资者会考虑把产业放在一个目前全球最大市场的对手家里,未来的市场安全不确定性太大,因此,肯定要考虑至少是部分地转移。不转移的部分主要是为了中国国内的市场。第二个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沿着现在这条道路发展,逼迫中国采纳美国认可的市场经济制度。 (四)关键所在 由上述情况可见,目前的中美之争实质上是制度之争、道路之争、文化理念信仰之争,这不会轻易结束。能否对内“打铁身先硬”,努力解决和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做好自己的事情,对内对外都不骄不躁不盲目,准确把握有理、有利、有节的度;能否先求同存异、包容发展,彼此取长补短,分领域、分项目、分内容、分阶段、分步骤合作,这需要做全局性的、充分照顾到方方面面利益的、详尽的计算和统筹规划;需要做大量的、精细的说服工作;需要有“和”不过喜、“斗”不过悲,但看“云卷云舒”的良好心态;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去应对各种波折;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需要这方面能真正解决问题的特殊人才。 (图片资料来源百度) 推荐悦读: 刘鹤赴美为何罕见使用"新身份"? 短评中国空军不战而屈美国军机之举 中国的战争应急准备举世无双! 中越战争解读 越战特种兵教官40年后是啥样子? 越南特工惹怒中国的下场 堪称经典的长白山之战 解放军首次海上反侵略作战——西沙海战 天下无急! 两岸统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长征丰碑》(新版)全书 文经武略演绎精彩人生 戳视频!应急救援世界冠军教你水中自救救人! 实战实用的公民应急能力提升课程 《应急管理干部培训班》引人入胜的培训内容! 应急求生救援技术等级有国际标准了 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即可跳转到“应急国际”网站,了解更多精彩的资讯!一起传递爱:请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wochenga.com/fwcjx/3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8岁卧推190斤,每天600俯卧撑,8
- 下一篇文章: 世界最强小孩25小时完成4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