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类学员可以出国交换培养吗
▲图文无关 指挥类学员可以出国交换培养吗? 口述 木子李整理 黄自宏 年,我踏上了澳大利亚的国土,度过了一段让我毕生难忘的经历:在悉尼大学为期三个月的交换学习中,我完成了本科毕业设计,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同时了解了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日新月异发展变革的条件下,电子工程专业的前沿技术,拓宽了自身的国际视野。 那一刻的我感慨万千:这得益于近年来,国防军队改革在部队院校的实践;在这以前,指挥类学员出国留学,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年9月,作为国防科大一名通信指挥专业的青年学员,新兵集训时,就深谙“术业有专攻”,相对技术类学员主要任务是拼学习、搞科研,作为指挥类学员,必须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军事技能,为带兵打仗打好基础。 新训期间,我体能基础薄弱,但思想并不落后,于是晚上熄灯了,我悄悄溜到烘干房给自己加练。为了不打扰战友休息,我找来几张报纸做俯卧撑,直到身下的报纸全部被汗水浸透,才带着浑身酸痛心满意足地回屋睡觉。最终体能考核期间,我的引体向上成绩从零变成了28,最终也获得了“新训标兵”的称号。 我本以为让生活忙碌就不会缺少收获,干好本职工作就能通往卓越,当一名认真的“指挥兵”便能过得精彩,直到后来认识了同校技术类的同学邱鑫源。邱鑫源是一名“专业大神”,生物学专业的他平均分高居同专业第一,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雅思考试,口语考了7.5的分数,在年还获得了到加拿大交换学习的机会…… 无比艳羡的同时,我心中犯起了嘀咕:什么时候我也能出国学习呢?“指挥兵”一样也是中国军人,难道就不需要培养国际视野吗?就像我国的驻外武官,懂国际前沿技术又懂指挥管理的“新军官”,岂不是更好吗? 我一度意识到,也许“指挥兵”和“技术兵”之间可能真的有无法跨越的鸿沟,虽然我也排名专业第一,可再怎么努力,估计也没法出国学习吧,毕竟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于是渐渐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可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机遇总是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年11月,习主席到学校视察时曾重点强调,要牢牢扭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个中心任务,其中重要的一点即为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探索“指技融合式”培养模式,努力造就驾驭未来国防科技的工程师、科学家、战略家,驾驭未来战争的设计师、指挥家、军事家。 在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嘱托的实践之中,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终于,出国留学不再是“技术兵”的“专利”,“指挥兵”达到相关要求也可以一览精彩无限、不再无奈的“外面的世界”。 由于专业排名第一,又通过日夜鏖战考取了雅思6.5的成绩,我获得了学校公派悉尼大学交换学习的机会。年,经过12个小时的飞行,我终于踏上了国外的土地并开启了一段与过往迥异的人生旅程…… 如今已经挂上海军中尉的我,随着军改推进,思想也日趋成熟:在我看来,指挥类学员不应只懂军事训练、连队管理,更要成为国家需要的“指技合一”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不负党、人民的重托,才能担负起军队、国家的未来! 我不禁联想到余年前的甲午海战,中国的武备不可谓不先进,然而还是被日军将“自强的梦想”击得粉碎,可见,战争的核心要素是人以及人与武器的结合程度,因此只有顺应世界军事发展改革潮流,重视人才培养,善于革弊鼎新,及时调整变通,才能真正做好人才储备,为改革强军添砖加瓦。 ▽点击下图可购买哨位日历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购买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uwochenga.com/fwcjx/1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球公认的脂肪杀手坚持30天,整个人都
- 下一篇文章: 新疆公安局互联网中心公开招聘不限户籍